古代教育制度

章节页

一、两汉时期的地方官学

 

    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学可以溯源于西周时期。根据儒家经典的记载,西周设在王都的 学校总称为国学,设在王都之外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标志性建筑是泮宫,象征教化 流传一方。按照地方行政区域,地方官学有不同名称,如闾塾、党庠、州序、乡校等。 春秋时期官学衰废,郑国子产不毁乡校,传为美谈。秦代焚书禁学,到西汉前期,地方 官学才开始举办。

    汉代地方官学早于太学出现,始创于景帝末年的文翁兴学。当时的四川还是“蛮夷 ”之地,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先从郡吏中选派聪慧者十余人到长安, 就学于博士,文翁节约郡府长官个人用度,将减省下来的钱购置一些土特产赠与博士, 相当于束修,这可以算是最早的委托培养措施。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于是文翁在 成都立学,招收属县子弟入学,免除他们的徭役。学成者都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 官。文翁处理政务时,常让学生旁列就坐,共同办事,出行视察时也让学生随同,或代 传教令,既是锻炼学生,更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威望。吏民见了都很羡慕,都想争取让自 家子弟入学,富人甚至甘愿出钱为子弟求学,蜀郡从此学风大盛。

    汉武帝即位后尊崇儒术,很欣赏文翁兴学,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汉代各 郡国设有“文学”,由通明经学的儒生担任,与中央政府的博士官对应,本来都属于学 术官职,汉武帝兴学令下以后,文学官也像博士官一样,将教学活动作为一项重要职责 。郡国学的学生称“文学弟子”或“学官弟子”、“郡学生”等。郡国学虽然也传授经 学,但主要还是推行地方教化,定期举行“乡饮酒”、“乡射”等传统典礼活动,通过 这类仪式向百姓宣扬封建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达到“教化万民”的目的。

    汉元帝时,令郡国设置《五经》百石卒史。这是一个以讲授《五经》为主要职责的 职位。王莽秉政时仿效“周礼”,于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颁布地方官学建制: 设在郡国一级的称为“学”,设在县一级的称为“校”,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 落(“聚”)的称为“序”。学、校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所习内容 为儒家“五经”。由于王莽政权不久覆灭,此项制度未来得及建立。汉代地方官学尚未 形成制度,办学全靠地方长官的意志,确实也有一些地方长官热心办学、成果卓著的事 例。但总的来看,地方办学并不普遍,已办起来的学校也少有能维持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