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从形式化教育向制度化教育的转变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教育的发展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英国是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专制的开始,也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上半叶,法国、美国、德国等也先后进入工业革命时代。
工业革命在引起技术革新、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引起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在此之前,教育多为教会所垄断,此时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并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第二,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为满足工业发展的新需要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此时各国普遍重视对普通劳动者子女的教育问题,并通过立法提出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
    第三,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在各国都出现了中等性质的实科学校。
    第四,高等教育在数量上有所增加,部分学校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所改变,重视自然科学的教学和研究。

第二节   欧洲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英国的教育制度
    (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
    封建时代的英国教育全由教会领导与管理,国家不管教育,认为教育是一种纯慈善事业。因而,教育既无统一标准,也无划一要求。到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段时期,这种情形仍未改变。
    产业革命引起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与阶级关系的复杂化。工业技术的变革迫切需要广大劳动者及其子女接受一定的教育训练,以成为合格的劳动力。这一实际需求促使英国政府于19世纪初开始施行国家直接开办和管理教育的措施。
    措施包括:
    第一,国家拨款补助教育活动。1833年,当时的财政部长阿尔索普提出教育补助金法案,获得国会通过。这是英国政府直接把握教育领导权的开始。以后,英国政府通过不断增加补助金额来扩大对学校教育权的控制。
    第二,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直接统筹、调查、处理教育事务。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1899年改为教育署 。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
    第三,通过制定一系列法令、法案,直接干预教育事业。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主要内容:
    (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初等学校。
    (2)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区的教育。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税。
    (3)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
    (4)各派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
    (5)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宗教教义课程。
    《福斯特法案》的颁布宣告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形成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育制度,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二)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初等教育主要是由教区教会(原为天主教会,后为国教会)掌管的教区学校,这是英国初等学校的最初形式。资产阶级革命后,教会和一些慈善团体或私人开办了各种“慈善学校”(如乞儿学校、劳动学校、贫民日校等),这类学校设备简陋,师资水平较低,教学内容以宗教教义为主,同时也进行一些初步的读写算知识教育。工业革命后,这些学校继续存在,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初等教育机构,主要有: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学校、幼儿学校等。
星期日学校。也称主日学习。1781年,传教士罗伯特·雷克斯利用星期假日,为当地针厂童工办理学校,主要学习宗教条文,兼带学些粗浅的读写知识,此类学校由于既能宣传教义,又可减少社会犯罪,因此,很快便到处设立,1803年正式建立了“星期日学校协会”。19世纪后期,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设立,此类学校才日益减少。
    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学校。1789年,英国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一所招收贫苦儿童入学的学校,由于经费紧张,于是采取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即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者充任导(Monitor),导生经教师训练后,再代替教师的职责,转教其他的学生。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被称为导生制学校。这种制度能够节省开支、减少学校费用,很适应当时对平民及儿童进行初等教育的要求。
    幼儿学校。基本上由工业资本家中的慈善人士开办,不受教会控制。第一所幼儿学校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RobertOwen)于1800年在他所经营的新拉纳克(New Lanark)纺织厂内创办。学校当时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三个部分。欧文的实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被许多慈善家、工厂主所仿效,一时形成了“幼儿学校运动”。
    (三)英国中等教育的演进
    英国产业革命之前,中等学校基本上仍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和公学(Public School)。
  文法学校早在罗马时代即已存在,这种学校强调古典语言和文法的教学,使用拉丁语教学。此类学校主要由天主教教会及传教士建立。从文法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一般进入牛津与剑桥大学,或者成为一般的官吏、医师、法官和教师等。资产阶级革命后,文法学校也得到发展,教育对象由贵族、僧侣子弟扩大到资本家、大商人、乡绅子弟。
    公学事实上也是一种文法学校。所谓“公学”的名称,最初是因为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要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但事实上,它乃是一种私立学校,并只限于社会上层子弟才能入学,教育目的主要培养统治阶层人物,教学内容主要为古典文科知识,由于与教会关系密切,因而也重视宗教教育。学校设备先进,学费昂贵,采用寄宿jì sù制。
产业革命后,英国中等教育因形势所迫也有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公学和文法学校进行改革。
    第二,创设新型的中等学校。
    到18世纪后期,教授商业和军事的实科型学校益加盛行。它们和传统的文法学校相抗衡,而且受到欢迎。这类学校学习的科目日增,将学科分为三类:第一类,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博物学、应用科学;第二类,阐释人和人类自己的关系,即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文法、逻辑、修辞学、诗、绘画、音乐、体育等;第三类,阐释人和人的关系,即古代和近代史、政治学、经济学和名人传等。
   二、法国的教育制度
   (一)法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法国学校由教会控制,拿破仑时期,从19世纪之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相应地在教育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
    1806年成立帝国大学,作为掌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机构,首脑称总监,大学附设评议会,作为审议机构,并设若干名总督学。在帝国大学之下,全国划分为27个大学区,各区分管几个省,大学区设总长和学区评议会,并按省分设大学区督学。各行政官员和大学教师由总监任命,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
    (二)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初等教育主要是由教会办理的一些进行宗教教育为主的学校。1789年革命胜利之后,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均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拟定了许多教育方案。最著名的有康多塞、雷佩尔提的计划。但这些计划在当时是难以实现的。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初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教育部长基佐主持制定了有关初等教育方面的法案,史称《基佐法案》,于1833年颁布施行。法案要求在法国的每一个区都建立一所初级小学,在每个6000人以上的城市设立一所高级小学。每一省设师范学校一所。基佐认为,初级小学的任务是进行基本知识、道德和宗教教育。高级小学应通过设置职业课程,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知识。该法案推动了初等教育发展。但这一法案没有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之后,学校数量有了较大发展,同时教学科目也比以前丰富。80年代初期,教育部长费里主持制定了1881、1882年的教育法令,史称《费里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世俗性三条原则,课程方面也有了很大变化。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三)法国中等教育的演进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中等教育学校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其教学内容为拉丁语和七艺,学校中充满着经院主义的气息。大革命时期,创办了中央学校。19世纪初,在拿破仑统治时期,重视中等教育的发展,设立了由中央政府开办的国立中学(Lycee)和地方办理的市立中学(College)。前者的一切开支都由国家负担,校长和教师的人选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学制6年,实行寄宿制,学生在其中过着军事化的生活。主要目标是准备学生升入大学,开设的课程包括法语、文学、拉丁语和希腊语、修辞学、道德、数学、理化、天文、史地等,即在注重实用学科的同时,也给古典学科以一定的地位。后者由地方政府设立,教学内容主要有古典语言基础知识、历史及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此外,还有私立中学的设立,其程度相当于市立中学。
    在注重普通中学发展的同时,这个时期的法国还非常重视专科学校的发展,曾先后办有医药学校、法律学校、军事学校等。
    三、德国的教育制度
    (一)德国的教育领导体制
    起初德国学校完全由教会掌管,从16世纪末开始,德意志境内各公国先后颁布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法令,期望从教会手中收回初等教育管理权,由国家设立学校。1787年普鲁士设立高级学校委员会(Superior School Board),负责管理境内的全部中等和高等学校。1794年在其颁布的《民法》中,更以法令的形式宣布整个普鲁士大中小学均系国家机构,所有公立学校都要受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入公办学校不受宗派的限制。由教会办理、管理的学校也得按照政府法令行事。其他公国也纷纷仿效普鲁士的作法,自此,德国成了世界上最早实行世俗性的义务教育和最早从教会手中收回教育权的国家。1807年,威廉三世解散高级学务委员会,在内务部下专设一厅,主管宗教及教育事务。1817年又将厅扩充为教育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关于地方教育行政,19世纪初期,普鲁士设立省教育局,主要负责管理中等教育,也兼顾师范教育与初等教育,局长由部长任命。省下为郡,郡设教育参事,处理公共教育事务,主要管理初等教育。郡下设县,县设视学,管理全县小学。县下为学区,学区设学务委员会,管理校内外事务。19世纪后期,德意志帝国成立后,按照帝国宪法的规定,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立法大权,各邦政府掌握教育、卫生和地方行政等权力。这种教育上的地方分权制度一直维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二)德国的初等教育发展                   
    德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起始于宗教改革之后,一些新教教派(如路德教、虔信教)为扩张新教势力,他们把初等教育看作向低层人士灌输新教教义的有力工具,于是设立了一些教会学校。这种学校非常简陋,一般设立在乡村的教堂和寺院附近,教师多由牧师或教堂的仆役、看守担任,教学内容主要是教义问答、唱赞美歌等。17世纪以后,初等学校有所改革,名称改为德意志学校,教学内容增加了算术、自然、历史等,学校管理权逐渐转移到政府手中,教学方法上受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的影响,普遍注意实行直观性教学,并规定学生共同上课,实行学级制度。
    19世纪初期,德意志最大的公国普鲁士面对拿破仑的进攻,几乎不堪一击。这种情况促使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们立志以改革来振兴德国。
    1808年洪堡任教育部长,开始推行著名的洪堡教育改革。在初等教育方面,主要是在小学开展学习裴斯塔洛齐的方法的运动,这对于改革德国的初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848年前后,随着其政治势力的倒退,初等教育也惨遭厄è运,“全面发展”的思想被否定,甚至要求降低初等学校的标准,以过去的简陋学校为基本形式,内容上以宗教教育为主,此外还学习一些简单的读、写、算知识。
    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自此,德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至9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在这一时期,德国的初等教育机构逐步定型。初等学校分为初、高两级,每级4年,共计8年,前4年称为基础学校,后4年称为高等国民学校,儿童6岁入学,14岁结业,实行强迫义务教育。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1559年,威丁堡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家长送子女上学;1580年,萨克森也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1619年,魏玛颁布的教育法令规定,8到12岁的儿童都要到学校读书。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1717年发布义务教育令,规定儿童于冬季入学,夏季也须每周上课一天,由政府拨款设置学校,教育经费由地方贫人救济会支付,教育内容为读、写、算和宗教等基本学科。此外,还对教师的条件、待遇、聘用、学费、政府津贴等均有规定。
    (三)德国中等教育的演进
    在近代,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文科中学、骑士学院、实科中学。
    文科中学注重古典文科知识学习,以城市贵族、新兴资产阶级的子弟为教育对象,主要目的是培养德意志各封建公国的官吏和训练预备担任法官、医生的学术职业人物。教学内容大部分是拉丁文和希腊文。
    骑士学院,又称武士学院。它是德国一种特殊类型的中等学校,是中世纪骑士教育在德国的死灰复燃。它以贵族子弟和皇帝的侍臣为教育对象,主要目的是培养文武官员。不过,和传统的骑士教育相比,它的课程以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为主,更具功利主义色彩。到18世纪中期,这类学校逐渐消失。
    18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实科中学。这是一种既进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又传授职业性知识的新型学校。

第三节  美国、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美国的教育制度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教育概况
    美国在独立之前,整个教育是英国教育的移植。1776年美国独立之后,美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
    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美国初等教育主要是仿照英国建立的各种慈善性质的学校,2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致力于公立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将上述慈善性质的学校大部分改建为公立学校,并在全国出现了公立学校运动。
182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法,1834年,美国出现了第一所公立学校。
    在中等学校方面,独立战争之后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是文科中学迅速发展,其二是公立中学出现。
    第一所文实中学是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创办的,富兰克林也因此被誉为美国“文实学校运动之父”。独立战争后,美国中等教育进入了文实中学时代,文实中学的数量迅速增加,1800年有17所,到1850年已经发展到6085所,速度可谓惊人。
最早的公立中学是1821年在波士顿设立的英文古典学校, 既是公立,又是免费,并且与小学衔接,又能为大学作准备,中学毕业后不升大学也可谋生。
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美国实行的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权归属于地方(主要是州)。30年代之后还建立了市、镇、县的教育委员会或学校委员会,作为下层教育行政机构。
    (二)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教育制度
    南北战争起于1861年,终于1865年,是北方企业主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内战,其实也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次战争以北方资产阶级的胜利而告结束,其结果不仅解放了南方的黑奴,而且促进了美国工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其工业生产从战前的居世界的第四位,到1894年一跃而居世界的首位。相应地,在教育领域,各级各类学校也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到19世纪末基本确立了美国现在的教育系统。
    美国教育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建立中央教育领导机构。1868年设立教育署shǔ,负责收集各州和各地区教育发展的统计资料与情报,管理联邦教育经费等。1870年,改称教育局。
    二,初等教育逐渐发达。1873年,圣路易斯州首次把幼儿园学前教育列入公立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到1918年以后,学前教育逐渐成为了美国完整教育体系的第一阶段。
    三,公立中学的地位得以确定,并得到很大发展。
1874年,密歇根州高级法院在卡拉马祖案判决中确认,卡拉马祖市征税办公立中学是合乎宪法的,使该市征税办中学有了合法的根据。这个判决为美国各地开了先例,公立中学迅速发展起来。公立中学的学制原为3年,后延长为4年与8年制公立小学相衔接,构成了美国完整教育体系的第三层,此后,公立中学取代了文实学校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是美国公立学校运动在中等教育阶段的体现,美国从此开始走上了普及中等教育的道路。
    公立中学的主要职能是为生活作准备,但在实际的教育中,仍然受欧洲传统的影响,注重为升学作准备的学科,同时社区也要求中学进行一般教养知识的教育。
    1918年由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七大目标:健康、掌握基本方法(即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好的家庭成员、职业本领、公民资格、善用休息时间、良好的道德品格。
   二、日本的教育制度
   (一)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教育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处于封建社会的幕府统治时代。 1868年,日本成立了资产阶级的天皇明治政府。新的中央政府成立之初,便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开始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实施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在教育方面,主要是取消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教育,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等。
1871年,日本设立了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这是日本建立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开始。
1872年,日本颁布了《学制令》,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成为其近代教育的开端。《学制令》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在文部省的统一管辖之下,把整个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设立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各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区下又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各设一所小学。小学分为上等小学和下等小学,各四年;中学分为两段,初中、高中各3年。《学制令》是日本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学制主要是模仿了法国的学制,学习科目上参考美国教育,日本政府在学制方面虽然仿照西方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但在思想教育方面却采取专制政策,注重封建道德的灌输。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在19世纪80年代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1889年2月,天皇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这一方面确立国家为君主立宪制体制,同时也标志着明治维新改革运动的终结。日本已经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20世纪初则跨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教育方面,它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和加强,以及军国主义教育的萌芽。
    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小学校令》。
    1890年,为了加强道德教育,强化中央集权的控制,日本颁布由明治天皇签署的《教育敕语》,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教育敕语》颁布后,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日本近代教育开始纳入天皇制国家主义的政治轨道,加重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进入20世纪后,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帝国主义扩张侵略政策的需要,在这个时期,明治政府还以国家主义思想为指导,整顿了学校体系,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加强国家对教科书、对教师的控制。

第四节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在中国的教育殖民
   二、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
    继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农民革命运动冲击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两派——顽固派与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出于“自强”目的,中国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社会和政治改革,即洋务运动,其基本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自强”到“求富”,洋务教育从此起步。洋务教育以学习西方为追求,包括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和教育观念的部分转变等方面,中国近代教育由此开端。
    洋务学堂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校,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一类学堂,其中开先河的是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第二类,军事学堂,主要有1866年福州福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和1885年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等。前者用于训练海军人才,后者用以训练陆军人才。第三类,技术学堂,主要有1876年丁日昌在福州创立的电气学塾,培养电报人才,是我国最早的电报学堂。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创立的天津电报学堂。1895年,津榆铁路公司在山海关创办的山海关铁路学堂,这是我国最早的铁路学堂。
    三、近代学制的建立
    (一)壬寅学制
    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学制文件,合称《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首个正式颁布的法定学制。学制从纵的方面将整个教育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设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高等小学堂3年,前7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岁起入学;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4年,性质为高等专门教育的基础;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年、大学院若干年。整个学制长达20年。从横的方面,与主系列并行的还有实业、师范学堂。“壬寅学制”因存在诸多不足而未能实施。
    (二)癸卯学制
    1904年1月,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法定学制。学制主系统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设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规定初小为强迫教育阶段,并首次将幼儿教育纳入学制系统;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属研究性质。整个学制长达20—21年。与主系列并行的有实业、师范教育。学制的颁布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旧有的教育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是,新学制的指导思想仍是洋务教育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而使该学制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性。如:在课程设置中,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该学制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当时实际的地方,如学制冗长等。
    四、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随后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立即着手教育改革。首先,拟定教育方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指出清末教育宗旨与共和政体不和,提出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夏通过,9月2日教育部予以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教育方针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对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资产阶级健全人格的追求。
    其次,制订新的学制。“癸卯学制”颁布后,也存在不少问题。1912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民国学制结构图,次年又陆续公布各级各类学校的法令规程,合称 “壬子癸丑学制”。学制主系列为三段四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初等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性质,实行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一级,设中学校4年,专为女子设立中学校,“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 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预科3年,大学本科3—— 4年, “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培养硕学人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主系列之外有师范和实业教育系列,师范教育系列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分别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当;实业教育系列,分设甲种、乙种实业学校和专门学校,分别与高小、中学和大学相当。民初学制仍保持以普通教育为主干,兼顾师范、实业教育。变化在于:初小、高小、中学较前学制各减一年,利于基础教育的普及;女子教育权利的平等在学制中得到充分体现;取消了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的做法。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是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领域里的一次重大胜利,此外,新学制的建立,也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