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代教育理论发展高峰


第一节  理学教育理论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1130-1200年),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在地方任职时总是重视教化,曾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参加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他亲撰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教条”),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朱熹是中国封建时代后期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编辑的《四书章句集注》是最为通行的教科书,他总结的理学教育思想,如“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以及读书方法等的论述,都是具有高度权威的。
   (一)朱熹的教育作用论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明德、变化气质,逐步达到 “明天理,灭人欲”。
   (二)朱熹的教育目的论
   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育作用相联系,朱熹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三)朱熹论教育阶段和内容
   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他根据人的年龄和心理状况,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小学教育(8~15岁)和大学教育(15岁以后)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学习阶段,两个阶段的目的虽然都是明人伦,但具体的教育任务和学习内容并不相同。
朱熹将小学教育比做“打坯模”,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小学以“教事为”,具体说,就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在儿童阶段空讲大道理是收不到效果的,最好是从日常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就可以“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朱熹编写的《小学》一书,汇集了古代圣贤“嘉言懿行”, 并以日常生活中的人伦道德主题分立纲目,如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心术、感化、衣服、饮食等,内容包括名儒的格言和前人的典范事例,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又撰有《童蒙须知》,指出:“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撒扫清洁,次及读书写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规范。
    大学阶段是在小学之上的深造,即“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是发明此事之理”。其纲领,就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朱熹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本读物,是化入圣贤之学的门户,读书人必须学好《四书》,至于进一步学习《五经》,那是专门研究的事了。所以,《四书》地位实际上超过了《五经》。
   (四)朱熹论修身原则和方法
    1. 立志
    按照理学家的立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欲”是为“嗜欲所迷”的人心。人欲易发而天理难达,因此立志是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前提。有弟子问朱熹:“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朱熹明确回答:“专在人自立志。”他强调 “学者大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就像一片死肉,怎么打也不知道疼。
   2.居敬
    志向只是一个目标,要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基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理学家将其概括为“敬”。朱熹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 “敬”的本义就是恭敬,不放肆。居敬也就是要从内心中严格尊崇礼法,专一有恒,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要排除杂念,不受外界诱惑,所以“敬”又通“静”。心静自然诚,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学习,去做事,个人修养也就能顺利提高了。
   3.省察
     明天理靠居敬,而灭人欲靠省察。“省”是反思,“察”是检察,自我省察,就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省察的功夫,一是对人欲在“将发之际”,也就是在私心杂念还在心里萌生之际进行省察,从而避免发作。二是对人欲在“已发之后”,也就是已经表现为言行之后进行省察,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总之,不断省察,就能随时保持清醒,把违反天理的行为思想消灭在萌动之初。
   (五)朱熹论读书法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六条的内容如下:
    1. 循序渐进
    朱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不要颠倒。其次,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他注解《论语》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三,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读书上,就是读通了一本书后再去读另一本书;体现在读一本书上,就是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来读。总而言之,“未明于前,勿求于后”。朱熹循序渐进的读书原则,主要是强调学习要有踏实的作风,追求扎扎实实的效果,但也有过于呆板的地方。
    2. 熟读精思
    朱熹指出,书必须熟读精思。他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在读书的遍数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不能偷工减料。书要读到不仅要能背熟,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在说出书中的内容时,就像自己发自内心所说的话那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读书时深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作者的旨趣。产生疑问是“精思”的前提。朱熹特别强调读书须有疑,开始读书时只是理解而已,然后渐渐产生疑问,通过思考,疑问渐解,最后达到全然无疑,这个过程就是读书成功的体现。
    3. 虚心涵泳
    朱熹针对一般人读书往往存在的先入为主的毛病,强调读书必须有虚心的态度,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甚至穿凿附会地硬行联系。他认为,读书时应该边读边思考,用心体会圣人的思想,反复揣摩圣人的话语,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深意。
    4. 切己体察
    读圣贤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存天理,灭人欲”,并落实到自身。朱熹指出: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探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如果学到的义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只是用于教导别人,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切己体察,就是要切实地联系自己,来体察圣贤书中的道理,变成激励自己改进提高的动力。
    5. 着紧用力
朱熹强调,读书一方面要抓紧时间,一刻也不能放松。另一方面,读书又是一项细致功夫,也不能蛮干。为此,他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读书原则。意思是说,考虑到熟读精思的需要,总的读书计划指标不能定得过高,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而在具体实施时,例如读一本书时,就绝不能松松垮垮,一定要抓紧时间,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6.居敬持志
    朱熹认为,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所以,“居敬持志”作为读书法的最后一条,也是起根本保证的一条。”“敬”在这里是端正态度,就是说,诚心诚意、兢兢业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 “持志”是要有坚定志向。朱熹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由于朱熹主要是指读圣贤之书而不是读一般的书,圣贤之书自然句句是真理,读书的目的就是穷理,而穷理的目的就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也不可能涉及质疑和问难的原则,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封建正统教育的弊病所在,所以也遭到后来不同学派人士的批评。
   (六)朱熹论教师与师生关系
    按照理学家的立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存天理,灭人欲”,归根结底是个人修养工夫。因此,朱熹认为,学习要靠学者自己努力上进,自求自得,他对弟子说:“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自己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根本不需要教师,朱熹同时也强调,教师应该发挥引导的作用,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即教师应该是“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一开始要给予讲解、示范,在收尾时要给予纠正、规范。他在总结教师的任务时说,教师要“作得个引路的人,作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引,结论处要给予证明,有疑难时要共同探讨。
    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朱熹主张教育者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对儿童尤其应该如此,他指出:“小学书中,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就是说,教师要尽量多作积极的指引鼓励,少作消极的禁止申斥。在《白鹿洞书院教条》中,朱熹写道:“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如果学生明白了道理,并且能自觉地身体力行,那么,也就用不着由别人给他们制定种种规矩禁令了。从而表明了朱熹意在引导学生自觉的教学主张。
   二、王守仁教育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年),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读书修行,自称为阳明子,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守仁年轻时信奉程朱理学,但在修行中对朱熹的为学之道产生了怀疑。他最终领悟到,“理”就在我的本心之中。于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转向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王守仁死后,他的弟子后学继续传播和发展阳明学,虽然在政治地位上取代不了程朱理学,但在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而且远播海外。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勇于别树一帜,冲破了旧教条,不以孔子、朱子之是非为是非。他的教育作用论,强调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以及在实际行动中的运用。他的儿童教育论,反对教条式的教学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主张根据儿童特点进行教育,亦有积极作用。
   (一)王守仁 “致良知” 的教育作用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教育的作用就是除掉物欲、邪念,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
   (二)王守仁论教育内容
    王守仁认为教育是为了“致良知”,那么凡是有利于“求得其心”者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无不可学,各有其独特的作用。
    关于读经的作用,王守仁的看法与朱熹的意见是有区别的。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中,为学必须穷理,而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认为,经书是 “吾心之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真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说:“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所以,“六经”不过是“本心”的帐簿而已。但读经也很重要,其作用是寻求帮助,寻求方法,复明本心的常道。就象病人服药是为了治病,跛人走路需要拐杖一样。因此他主张读书时必须与自己的“心”结合起来,他说:“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由于习字、弹琴、习射等与“心学”有关,因此王守仁认为它们对于陶冶本心很有价值,都是教育内容。以习字为例,他说:“吾始学书,对模古贴,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三)王守仁论修身原则和方法
   
1. 知行合一
    王守仁也认为修身的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但他主张“心即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也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而王守仁认为,知是知吾心,行亦行吾心,都脱离不开本心,可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以应该是“知行合一”。 王守仁所说的“知”和“行”主要是就伦理道德而言,“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认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包括情感。 “知行合一”的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二是指“知”和“行”并进,缺一不可。如不重“知”,仅重“行”,就会“冥行妄作”,缺乏遵守道德的自觉性;如只重“知”不重“行”,就会“悬空去思索”,没有实效。
   2. 静处体悟
    这是王守仁早年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此,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是静坐澄心,反观内省,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
   3.事上磨练
    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养,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因此,他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练。所谓 “事上磨练”。亦即是在行动中学习。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4. 省察克治
    这是王守仁内省式的修养方法。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他指出:“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朱熹一派理学家主张读书明理,不断增加道德认识,来提高觉悟;而王守仁则主张道德修养的本质是“减”而不是“增”,只有根除各种不良的思想行为,道德修养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两派观点可以互补。
5.贵于改过
王守仁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那样或这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养上,不贵无过,而贵改过。要改过,必须对过错有认识,表示悔悟,但悔悟并不就是改过。
   (四)王守仁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王守仁"心学"的教育思想,特别体现在关于儿童教育的见解和主张上,因为儿童阶段人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搞好。王守仁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只注重读书考试,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期望其聪明却不知用善法来培养。甚至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儿童就像囚犯一样,这样儿童也必然将学校看作是监狱,将师长看作是仇敌,靠说谎来掩饰其顽皮,靠逃学来满足其游玩的意愿,结果是教育的失败。
     1. 教学应适应儿童身心特点
     有鉴于儿童教育中的严重问题,王守仁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他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因此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以鼓励、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罚”等传统手段。
    2. 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
    王守仁多次强调要“随人分限所及”,所谓分限,是指儿童的认识水平和限度。他以走路为喻,婴儿只能扶着墙壁学习站立、移步,幼童可以在庭院中走、跑、跳、登,成人则可以出远门旅行千百里。儿童处于“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身心发展时期,学习必须是循序渐进。负担一定不要过重。他主张:“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恶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要使儿童经常保持精力有余的状态,而不要使学习超负荷。这是十分有价值的观点。看起来教学进度是放慢了,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效果会更好。王守仁看到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也要区别不同等次的学生来安排。他说:“人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他把教学比作治病一样,“初无一定之方”,根据病人体质和病情,“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王守仁的因材施教不仅要避短,而且要扬长。他说:“圣人教人,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有尊重和扶持个性发展的倾向,态度更为积极。
    3.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针对儿童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王守仁主张教学应该力求生动、多样化。要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如“歌诗”不仅是精神陶冶,同时在高声吟咏歌唱的过程中,还可以调节、宣泄情感。“习礼”不仅是训练礼仪,还可以通过礼仪动作的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作用。“读书”也不仅是增长知识、开发智慧,还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来表达志向。王守仁还制定了一个日课表,将每天的功课按考德——诵书背书——习礼或课仿——诵书讲书——歌诗的次序安排。这样的教学安排可谓动静交替,使儿童不致于感到过于单调和疲劳,有助于保持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比起传统教育一味地读书背书来,确实是耳目一新,充分注意到儿童的身心特点。

  
第二节  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

   一、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教育主张
   (一)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二)提倡实学
   (三)注重“践行”的教育方法
   二、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1635-1704年),河北博野人。因室名“习斋”,学者称他为习斋先生。19岁中秀才,但随后却绝意科举,开设家塾,教授生徒。这时,他笃信程朱理学,将自己的学舍称为“思古斋”。35岁思想转变,认为理学空虚无用,力主恢复孔孟之道。在批判理学、提倡实学方面,他的态度最为激进。晚年,颜元主持漳南书院,实行分斋教学,设置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六斋,这一计划既体现了其丰富而实用的教育内容,也体现了他对教育制度与分科教学的思想。
   (一)颜元的“习善”教育作用论
    作为对理学思想批判最力的思想家,颜元从根本上反对朱熹等人把“性”分为“义理之性”的善和“气质之性”的恶,认为若没有形体的存在,就不能反映精神现象的“理”,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若无气质,理将安附!”从人的生理上看,他认为“性”是“形”的机能,至于这种机能的大小,即才力的强弱,这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教育可使生来的素质“大其用”。 颜元认为人性善,“恶者,引蔽习染也。”去掉引蔽习染,恢复人的善性,正是教育所应起的作用。他曾以衣服被污染为例,说明通过教育去掉引蔽习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即使习染的很深,也是可以教好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教育要发挥“习善”的作用,预防引蔽习染。颜元主张性善,但已不同于孟子所说的“性善”,而是习为善。力图摆脱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要求个性解放,在人性及其教育作用的学说中注入了新的气息。
   (二)颜元培养实才实德的教育目的
    颜渊承袭儒家传统的教育目的,他指出:“学,所以明人伦耳。”其内容则依据《大学》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提法。他所说的“明明德”是指道德教育,要求所培养的人要具有仁、义、礼、智等德性;“亲民”则为“学为圣人”。颜元心目中的圣人和理学家所说的圣人不同,具有高度的务实性。他认为圣贤是能利济苍生的人,有实才实德的人,而且应是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人。颜元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虽然沿用《大学》和儒家的传统观点,但赋予了新的内容,要求培养实用人才,尤其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思想更有创意。
   (三)颜元论教育内容
    为培养"实德实才之士",在教育内容上,颜元提倡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 "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三物"指六德、六行、六艺。"六德"为智、仁、圣、义、中、和;"六行"为孝、友、睦、姻、任、恤;"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这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谓的"实学"。同时,颜元基于他"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还提出教育要"兵农合一"、"文武兼备","教文即以教武","治农即以治兵" 。
   (四)“习动”“习行”的教育方法:颜元关于教育方法的主张,是其教育思想中最具创见、最有进步意义的部分。“习动”的方法即在实际活动和劳动中学习的方法,他认为,习动是振奋精神的最佳办法,他说:“常动则筋骨竦sǒng,气脉舒”。同时还具有道德涵养的价值。颜元认为:“人心动物也,习于事,则有寄而不妄动。”习动的方法还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它使人在下为民时能谋生自给,在上为官时能辅世济民。 颜元在学习方法上注重“习行”,从而和传统的“主静”与“闭门读书”的学习方法相对立。颜元强调学习必须注重“习行”,即亲自去实践,亲身去体验,去“实做其事”,以获得真知。他说:“读书无他道,只须在‘行'字著力;”他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在于“实行”、“实用”,在于帮助人们“办天下事”。进一步看来,“习行”还不仅是获取真知、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而且也是教育的目的。注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学教育思想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在当时确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教育
    14至16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萌发。当时,腐朽的封建势力和宗教统治已成了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一斗争在文化教育上的反映,就是欧洲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是继古希腊、罗马文化繁荣之后在欧洲出现的第二个文化高峰时期。文艺复兴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从表面上看,是在回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但其真实的意义是要利用古代文化中反映人性和人的世俗成就的思想去对抗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并以此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从而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舆论准备。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研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世俗人文学科新思潮的人则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这一运动的主要思想旗帜,被用来反对封建神学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它要求解放人的个性,恢复人的价值,发展人的能力,反对宗教对人的发展的禁锢。这一运动促进了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资产阶级又以宗教改革的形式向封建统治发动了进攻。新教反对旧教的斗争有较广泛的群众性。这一斗争动摇了罗马天主教廷对欧洲教会的统治,使教会从属于国家,促进了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成长与独立,并对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发端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波及于尼德兰(约当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地)、法国、英国等国家。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维多里诺(1378-1446)、尼德兰思想家伊拉斯谟(1469-1536)、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拉伯雷(1494-1553)、蒙旦(1533-1592)、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等.
   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从对人的崇拜出发,要求热爱儿童,相信儿童,把他们培育成为体魄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富于进取精神,  善于处理公私事务的人。这实际上是积极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活动家、开拓者。这个培养目标与造就僧侣,训练骑士的封建教育相比,可谓发生了重大变革,反映了时代要求,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二)主张恢复古代希腊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多方面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首先恢复体育。中世纪教会学校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的思想出发,废除了体育。人文主义者认为肉体是灵魂存在和获得幸福生活的条件,非常重视发展人的身体力量,主张通过各项体育活动,使人具有健康、协调、敏捷的身体。
   在道德教育方面,改变了以宗教思想为中心的状况,要求用人道主义,自由、平等、享受、幸福的道德观进行教育。这种新兴资产阶级现实主义、功利主义道德教育,较之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是进步的。
   在智育方面,大大拓宽了课程范围。除拉丁语、希腊语、神学外,增设了人文和自然知识方面的课程,到文艺复兴后期已发展到近20个学科。   这个时期的智育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而且还注意到发展智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激发求知欲望和培养思考能力。
   美育。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促进了人文主义教育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学校中设置音乐、图画等科目,加强了美育的实施。
   总之,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的需要,人文主义者要求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发展人的身心的各种能力,使之成为身心协调发展的完人。
   (三)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经院主义的强迫注入,呆读死记和棍棒纪律,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观察,强调直观,提倡参观、访问;要求尊重儿童,反对体罚。还提出用本族语言进行教学。这些新的方法逐步在实践中推广,后来夸美纽斯对此进行了总结,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产生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日益壮大,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科学、艺术的空前发展与繁荣。

第四节   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

   一、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西欧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作了思想准备。它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以城市贫民和农民为主力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的锋芒所向是封建主义的重要支柱罗马教会,其结果是使西欧基督教会大分裂,出现了基督教的新教各派。宗教改革者只是主张改良宗教,并非要废除教会而是主张建立新的教会以取代名声不佳的天主教会。所以新教虽然有不同教派,但基本观点一致——反对罗马教廷欺世敛财,反对旧教教义;强调个人而不是教会在宗教生活中的地位,否认教会的绝对权威;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不必以教会为中介,《圣经》是唯一的权威。
   二、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
    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
    德国的马丁·路德(1483-1546)揭开了这场宗教改革的"战幕"。为了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路德极其重视教育,他强调国家兴办学校,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他认为,开展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因此,他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与贫富都要入校学习,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他的这些主张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有三点:国家掌握教育权;推行普及、强迫义务教育制;国家和教会合力办教育。在路德教派办的学校里小学教学包括:读、写、算、宗教4R学 科,另外还有体育、音乐(圣歌)。他亲自将<圣经)译成德文,为德语教学生读《圣经》原文提供方便。
    2.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
加尔文(1509-1569),是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是法国宗教改革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人物。1541年他在瑞士日内瓦建立新教教会,并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政教合一的政权,他利用教会开展教育工作。
加尔文在教育问题上,主张对儿童实施普及义务初等教育,所有儿童不论贫富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也要求教授4R(读、写、算、宗教)学科,并强调用国语教学。在中等教育方面,他要求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相结合,使科学知识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创办的"专门学校"成为后来法国中等学校的雏形,对荷兰、英国、美国中等学校的发展也有影响。
    3.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总体而言,英国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并不大,新教会还在行使与旧教会一样的职责,国家还是象过去一样通过教会来管理国家,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资格认定和偶尔对教材作出的规定。英国宗教改革后的教育与宗教改革前的一样依然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宗教改革后的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英语教学的加强,而古典语言在课程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英国宗教改革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为17世纪以弥尔顿、洛克和夸美纽斯为代表的唯实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概括起来,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有很大影响。各新教教派积极提倡把教育扩大到平民子弟,就这一点,比人文主义的世俗教育要进步一些。同时新教教派在反抗旧教控制教育的斗争中,多方面吸收入文主义教育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突破旧教育的狭窄范围,在教学方法上力图贯彻当时已出现的新的原则。例如,直性教学原则,注意儿童的自然发展和思考力的培养,这些做法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总的时代要求,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教育发展史上也有重要意义。但是新教教派的教育实施仍保留宗教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