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生平简介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鲁国(今山东)人。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育成人。
    2、孔子是我果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教育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教育史上最为著名的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孔子的影响不仅在国内,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3、孔子整理的“六经”成为古代学校的必读教材,对保存和传递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4、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为《论语》流传,是宝贵的文化教育财富。
    5、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有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教学的原则方法、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教师修养、师生关系等问题。
    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孔门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这部书中,它也是我们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二、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教育作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育对国家对社会起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起什么作用。
    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1)教育是政治的一种形式,它比单纯的行政手段效果更好。“为政以德”、“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教育通过培养统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
    三、教育目的——培养君子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在教育上就以培养有道德可从政的“贤才”为目标,即培养君子。所谓“君子”,是指具有高尚道德和高超才能的统治人才,这种人才应该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教育目的——培养君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2、君子的标准:“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四、教育对象
    1、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2、什么是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的垄断,扩大受教育对象,无论富贵与贫贱、贵族与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有教无类的意义。
   五、教育内容
    (一)知识教育——《诗》、《书》、《礼》、《易》、《乐》、《春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二)技能教育:强调教育要使学生认识社会,熟悉人事,了解人生,而不应当把天命鬼神之类的东西放在教育内容之中。但孔子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三)道德教育
    1、德育的内容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1)爱人   
    (2)“忠恕”是进行仁的教育的方法
    (3)孝悌为仁之本
    礼的教育
    孔子同时把“礼”也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并把“礼”的教育看作是做人的教育。他说:“不学礼,无以立”,要求君子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礼”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及生活中的礼节、礼仪等,其核心就是“正名”。 
    2、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立志乐道:孔子认为立志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他教育学生“志于道”,并且要达到“乐道”的境界,就是要有为实现自已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念心甘情愿地为之献身,死而无憾。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自省自克:孔子在处理人际关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己”。 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在自省也。”
    (3)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4)改过迁善
   六、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学生在个性、性格、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学生要各因其材。
    孔子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贯彻他的因材施救原则: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和能力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2、启发诱导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的。他说:“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4、由博返约
    5、学以致用
    由知到行,学以致用,是孔子教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孔子认为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乃是为做事而读书。他认为学《诗》就要会办理外交。“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七、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认为,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有新的体会。按照孔子温故而知新的要求,教师的讲授不应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上,或人云亦云,而应对教材深入钻研,有独到见解,对教材不但吃透、熟练,还要精益求精。

第二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简介
    1、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柯,中国时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人),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第二位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确立了子思一派的思想体系,后世称为思孟学派。封建社会把他们的学说合称为“孔孟之道”。
    2、孟子主张“王道仁政”、“民贵君轻”。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仁政”的中心是“重民”。他认为一个国家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能否得民是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甚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孟子》是研究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
   二、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是巩固统治的根本,孟子从他的“仁政”思想出发,强调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可以使人固有的善性得以发扬。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但他又认为要做个完善的人,仅有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创造条件,不断的加以扩充和存养,才能把这些善端发扬光大,达到完美的境地。从这个意义出发,孟子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就是“求放心”。
   三、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
    1、性善论;  
    2、四端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3、道德内发说——强调道德主体的作用,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觉的,人们只要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且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追求道德上的真、善、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
   四、教育目的与内容
    1、教育目的——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仁、义、礼、智等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
    2、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大丈夫理想人格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贡献。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气节。
   五、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存心寡欲
    孟子认为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寡欲,即摈除外物的引诱,尽量减少自己的各种欲望,这样才能使内心的善端得到保存和发扬。
    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把欲和性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性是善之本,欲是恶之原,欲多则善少,欲少则善存。
    2、尚志养气
    养气则是养浩然之气,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一种伟大、刚强、正义的精神。并且他认为一个人的浩然之气必须经过培养,才能发展、形成浩然之气。
    3、反求诸己——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孟子认为,当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我反省。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自觉拒恶,才算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理想境界。
    4、磨练意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任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智,都是从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5、改过迁善——鼓励人们改过自新,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与人为善”。
    孟子和孔子一样,认为人有过,改了就好,不要去追究。
    主张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赞扬子路的“闻过则喜”和大禹“闻善言则拜”,更欣赏舜的“善与人同”
   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自求自得——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2、专心有恒——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这里表明他反对一暴十寒,主张专心有恒。
    他还教人不要有头无尾,功亏一篑,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启发引导——积极引导、启发学生
    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教师不急于代学生作出结论。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奕不为拙射变其毂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4、循序渐进
    孟子重视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他继承了孔子“循循然善诱人”的思想,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另一方面也不应急躁和躐等。
    他把进学的次第比作流水,他  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5、英才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第三节  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1、荀况(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又名荀卿,尊称荀子。
    2、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光辉命题,认为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3、现存《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劝学篇》也有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学习和教育问题的文章。
   二、性恶论与外铄论
    1、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教育的结果。人一生下来,“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天生就有好利的一面。
    他认为人本性是恶的,之所以有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荀子从性恶论出发认为如要改恶从善,就必须通过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
    他又指出:“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即认为礼义教育只能对上层阶级的人,而下层的百姓则要依法治理。这种思想是要批判的。
    2. 外铄论——后天学习和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教育内容
    1、教育目的——贤能之士;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
    荀况的教育目标或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雅儒和大儒,是德才兼备、知行并重的人。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
    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1)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重视人的主观努力,用荀子的话说就是“积”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对教育的作用是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估价的,“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其惟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君子,孰禁我哉!” 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而且还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和智慧。
    2、.教育内容——改造孔子的“六艺”,称为“六经”,作为教学内容,重视读经。
   四、学习方法
    1、防邪近正;
    2、积学积善
    “积”就是积伪。他说“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积就是主观的努力,学习知识,修养德行,要专心一致,加日悬久,要积善而不息。
    3、虚壹而静——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而不旁骛。
    所谓“虚”,指不要先入为主,不让已有的知识成为一种排他性的成见,妨碍对新知识的接受。
    所谓“壹”,就是不能对此一事物的认识妨碍对彼一事物的认识 。
    所谓“静”,不是不动,而是不要让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冲动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4、学思行结合。
    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止于行而止矣。
    5、锲而不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过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五、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天地君亲师”。
    他把尊师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将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与天地 君亲同等的位置。
    对教师 的要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他还认为,通过老师的教育,学生最终应超过老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教师是国家治理的根本;
    2、教师的作用:关乎国家兴衰;
    3、对教师的四个要求
    (1)教师要有尊严,使人敬服
    (2)年高德硕,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3)需要具备有条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法师说
    (4)能体会礼法中的精微之道,而又能恰当地予以阐发。

第四节  墨家、法家的教育主张

   一、墨子生平事迹
    1、墨子生平。墨翟(越前468——前376)。
    2、墨家的政治主张(略)。强调“以法治国”
    主要政治思想就是他的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非命、非乐、天志、明鬼。墨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强烈希望停止战争,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尚贤下》)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二、教育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建设一个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他认为教育是实现兼爱的重要手段
    (二)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墨子也非常重视教育和环境在人个性形成中的作用,墨子的贡献则在于提出染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墨子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夫岂可以为其命哉?固以为其力也”,“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饱,不强必饥”,“强必暖,不强必寒”,(《墨子·非命》)他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所以“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
   三、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兼士(既懂得实用性的知识和技术,同时又能参政议政的政治人才,或称贤士)
    2、兼士的条件
    (1)厚乎德行;
    (2)辩乎言谈;
    (3)博乎道术。
   四、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
    1、古代文化知识教育;
    2、.科学技术教育——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涉及几何学、力学、光学、机械制造等。
    3、培养思辨能力的教育
   五、教育方法
    主动施教,叩也鸣,不叩也鸣。
    (一)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
    墨家不同意儒家“扣则鸣,不扣不鸣”的消极等待的态度,主张积极主动“强说人”,扣则鸣,虽不扣必鸣。他认为“今 夫乱世,……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知之也。”
    (二)主张创造,“述而且作”
    墨子反对儒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主张,他认为应该“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三)言行一致,合其志功
    墨子和孔子一样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他在言行中强调知行一致,志功统一。他明确的指出:“义,利;不义,害。志功为辩。”
    (四)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墨子认为,对一个国家的君主进行教育,必须从国家现存的实际问题着手。
    墨子是在中国教育史中首先提出“量力”这一教学法的,他十分注意施教时学生力之所能及。墨子的“量力”具有两方面念义:一是就学生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 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力而教,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益尊。”
    六、法家代表人物及法家思想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法制和变法而得名。
    子产、管仲、李悝、吴起、商鞅、韩非、李斯
   七、绝对的性恶论和教育的作用
    1、.绝对性恶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弊害是人的本性。
    2、教育作用——防止、校正恶行。
   八、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教育内容——法律;
    2、教师的来源——法吏。
    “无书简之文,以法治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主张“废先王之教”,“禁私学”,打击讲习诗书礼乐的儒生,奖励耕战之士。
    评价:社会法制教育对于巩固专制政权固然很重要,但以此排斥其它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则是极端错误的。

第五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学活动
    1、.生平。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主要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事业,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主张。
    2、教学活动。在一些人群聚集的场合如市场、店铺、私宅、餐桌等处进行演讲或个别交谈, 进行辩论,宣传其思想。
   二、美德由教育而来
    1、什么是美德?美德即知识。
    2、知识的来源——教育。
   三、产婆术
    1、产婆术——苏格拉底教学方面最大的贡献。也称苏格拉底法,通过与学生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在教学生获得某种 概念时,不是把这个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2、产婆术的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下定义。
    3、产婆术的优点:发展学生的思维
    4、缺点:受教育者需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第六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活动
    1、生平。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著有《苏格拉底对话集》、《苏格拉底回想录》等。
    2、教育活动。创办了阿加德米学园,教学40年。
   二、教育目的
    1、理想国的公民划分。第一种是金质的人,起天性特点是理性发达,所以应该成为奴隶主国家最高统治者;第二种人是银质的人,其特点是刚强的意志在灵魂中站主要的成分,所以应构成军人或中下统治者,成为国家的保卫者。第三种是铜质的人,其特点是情感在灵魂中占有主要的分量,命定成为手艺人、农民等劳动者。奴隶被认为是回说话的工具,不属于任何一等。
    2、.教育目的——哲学王
   三、教育内容
    公民教育
    (1)学前教育——摇篮曲、儿歌、游戏和讲故事。
    (2)7岁至17、18岁。文化知识及体育教育。
    (3)20岁,第一次筛选;进入军事训练团,进行意志教育。学习体育和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
    (4)30岁,第二次筛选;学习四艺和辨证法。
    (5)35岁,到实际工作中锻炼;
    (6)50岁,最后一次考试,合格者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
   四、国家化教育思想
    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依赖于国家对每个有公民身份的人的教育。
    1、教育应由国家负责,国家应为公民举办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的教育应由一个完整的体系。
    2、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当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其重要原因是,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第七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主张

   一、生平及教学活动
    1、生平。(前384-前322)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2、教学活动。逍遥教学。
   二、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
    1、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的理论基础
    (1)灵魂划分理论。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灵魂(生理部分)、动物灵魂(人的感觉部分)和理性灵魂;
    (2)不同灵魂主导时期教育应差别进行。
    2、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
    教育的三个年龄阶段划分:
    (1)出生—7岁  主要任务——体育
    (2)7-14岁  初等教育——和谐发展
    (3)14-21岁  高等教育阶段——智育为首
   三、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
    1、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
    2、和谐发展所开设的课程
    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绘画;音乐是核心
   四、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
    1、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基础
    2、课程分类
    (1)实用的、实利的课程
    (2)文雅的、自由的课程
    文雅教育:
    文雅教育实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闲暇时间,二是自由学科(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学科,如读、写、算、体操、哲学等 )
    文雅教育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发展为目的的;文雅教育是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避  免专业化的训练。
    3、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的影响
   五、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人有理性。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
    1、人身上也有一些动物性的东西
    2、人的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3、灵魂的三个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八节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一、《学记》教育思想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 它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其中很多东西,不仅是教育史上的首创,而且经过两千多年教育实践的检验,即使放在现代教学理论的范畴中,也仍然闪烁着生命的火花。
    《学记》的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 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 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 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1、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 所以《学记》一开篇就用格言式的优美语言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它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饷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 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王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仅仅依靠发布政 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统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 ,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须发展社会教化,通过社会教育手段,提高全体国民的 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来实现。另外,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努力 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这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地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谙此理,他们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使其优先发展。?
《学记》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语言阐发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君民中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教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联,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
    2、 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记》在强调教育的作用,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时,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并提出了学校 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于学校教育制度,《学记》的作者首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规划了教育体系。它说: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学记》的作者提议,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机构 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中央建立国立大学和小学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塾、庠、 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 ,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其次,提出了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学记》的作者主要谈到了大学的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他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学习年限为7年," 大成"阶段为2年,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关于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学记》首先特别重视大学的入学教育和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它说:"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 其业也。夏 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 学不养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学记》把入学教育做为大学教育的开始,要求在开学这一天,王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祭祀先圣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开学典礼结束后,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内容是《诗经·小雅》中的三首诗,即《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这是三首君臣宴乐的诗,入学教育学习它们是为了告诉学生,大学教育是培养政府官员的,上了大学就是"官其始也",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就要思考今后如何才能做一名忠于君王、勤政爱民的好官。入学教育结束之后,日常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严格进行。上课的时候,学生只有听到鼓声才能打开书箧,把书取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业的严 肃认真的态度。教师上课之前应准备好惩罚学生的教鞭(即"夏楚"),目的是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不敢因懈怠而荒废了学业。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毕,不 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 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但不要指手划脚说得太多,为的是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年幼的学生要注意多听少问,依循由浅及深的学习顺序,做到"学不哺等",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具体行为指南,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其中规定的天子视学制度被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 。
    再次,《学记》的作者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成绩考核制度,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成绩考核要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意思是,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 经辨志",即给经书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 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再过二年即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即对知识能融汇 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由此可见,《学记》的作者所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3、 教育原则与方法
    《学记》的作者总结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从指出问题为切入点,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应该采用的方法。?
    首先,他指出当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他说: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 之必速。?
    所谓"呻其占毕"就是教师只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而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多其讯言"就是只烦琐地提问,一味地教训、灌输,而不注意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及其数进而不 顾其安"的意思就是在教学过程,教师只顾赶速度,抢时间而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使人不由其诚"的意思是教学只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教人不尽其 材"是指教师不考虑学生在个性及才能上的差异,教学一刀切,没有因材施教。这几大弊端 对教学工作的危害极大,它导致学生讨厌学习和怨恨教师,把学习当成是痛苦的事情,而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这样虽然表面上看学生是每天都在学习,但却在学业上没有获得实质性 的进步,即使勉强结束了学业,也会很快遗忘掉,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 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 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餋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预"就是预防为主的原则。《学记》提倡"禁于未发",即当学生的坏思想、坏毛病还没 有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实践证明改造旧的要比塑造新的艰难得多,正 如《学记》所言,"发然后禁,则餕格而不胜",所以无论是文化知识的教学,还是道德品 质的养成,都应坚持预防为主,塑造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这确实是经验之谈。
   "时",就是"当其可",是及时施教的原则。《学记》要求教学必须把握住恰当的时机, 及时施教。具体包括二层含义:一是青少年要适时入学,在最佳的学习年龄入学读书,莫失 良机;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施教的关键时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对知 识有强烈渴求的时候,给予及时点化。否则,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形成某种心理 品质的关键期,"勤苦而难成"。
   "孙"就是"不凌节而施",即循序渐进的原则。《学记》强调"学不哺等",其主要意思 包括:一、必须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即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 方法;二是遵循科学知识内部的逻辑系统进行教学,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摩"就是"相观而善"的原则。《学记》强调师友之间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长补短,在集体的研讨、争鸣、竞争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否则,如果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脱离集 体环境拒绝学友的帮助而闭门造车,必然造成"孤陋而寡闻"的窘态。但是,择友又必须要 慎重,如果与不三不四的人结交,不仅不能达到"相观而善"的目的,反而还会违背师长的 教诲,甚至荒废了学业,正所谓"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学记》对中国教育史,也是对世界教育史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它首次提出了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倡导的启发诱导,即善喻的教学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在四个方面的缺点或失误,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 辄止,畏难而退。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即"心之莫同也 "。做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藏息相辅原则:《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 ,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学记 》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记》指出,业余爱好,即"居学"可以辅助正课学习,因为如果课外不弹奏各种乐器, 课内就不能熟练地学习琴瑟;课外不学习歌咏,不吟咏杂诗,课内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经》;课外不练习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杂事,课内就不能很好地学习礼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即" 藏"有主攻方向,学有所成(修);业余爱好,即"息"活泼多样,饶有兴致,使整个教 学活动成为张弛有节、严肃活泼的愉快过程。
    启发诱导,即善喻原则:《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是从教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所以《学记》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 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却不要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和悦相亲;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却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 学生感到学习虽有压力但却容易达到目标,不至于"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引导学生打开思 路 ,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才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和易以思",就算是善喻了。这是《学记》对孔子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教师与学生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光荣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 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被明确,被突出出来。所以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
    关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记》提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长善救失",它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三王四代唯其师",这就必然对教师应具备 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为长"、"为君"的素质。《学记》说:"能为 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具体谈到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二是要有广博的知 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靠事先备好的课,然后照本宣科,背 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且精通自己 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是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 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善于启发教学,《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了解 所传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又洞悉学生资质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四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精微而稳妥,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的问题,《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 。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 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 是 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 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相长 "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但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 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 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29个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
    二、《雄辩术原理》教育思想
    《雄辩术原理》全书共12卷,主要探讨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理论问题。上述各卷系统总结了作者一生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罗马教育当时存在的各种弊端,较为全面地提出了雄辩家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设想,尤为详尽地阐明了有关教学的理论。《雄辩术原理》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即雄辩家)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在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为重要。
    论教育目的:
    《雄辩术原理》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即雄辩家)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在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为重要。这是因为,雄辩术是一门高尚的学问,它的主要任务是宣扬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雄辩术应当是为真理为正义而战的战士手中的武器,而不应成为强盗手中的工具。一个雄辩家如果不去为正义辩护而为邪恶辩护,雄辩术本身就成为有害的东西,雄辩术的教育也就成为多余的了。真正的雄辩家应当是坚持真理、申张正义的人。因此,雄辩家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善良的人。
    所谓善良的人,就是明智和具有判断力的人。这种人能够正确地区别善恶、真伪,并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趋善避恶,遵循法律和正义的要求而进行活动。善良的人还必须抛弃心中的一切杂念,专心向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雄辩术和成为雄辩家所必需的有价值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完善的雄辩家。
    由于道德品质在实现教育目的中的重要作用,《雄辩术原理》主张把道德原理作为学校的主要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义、善良、节制、刚毅、机智等品质,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显然,《雄辩术原理》的作者对“雄辩家”的含义,是有其独特的理解的。它既不同于古希腊智者所培养的能言善辩之士,也不同于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所理想的雄辩家,它的意义更为广泛,并不以擅长辩论或演说为限。正如本书作者所说:“我所要培养的人是具有天赋才能、在全部自由学科上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天神派遣下凡来为世界争光的人,是前无古人的人,是各方面都超群出众、完美无缺的人,是思想和言论都崇高圣洁的人。”
    论教育作用:
    《雄辩术原理》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资禀赋,都能敏捷地思考、灵敏地学习。真正天生愚鲁而不可教的人,是极为少见的。因此,人生而具有某种“可教性”,这是教育可能对个人发展施加重要影响作用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人生而具有的天赋才能,仅仅是个人多方面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天赋才能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更有赖于良好的教育。一个天资聪慧的儿童,如果在成年以后无所作为,那就说明,他所缺少的并不是禀赋,而是教育。雄辩家的教育也是如此。一个完美的雄辩家,并不是由其天性造成的,而主要是由良好的教育造就的。昆体良尤为强调教育在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人的禀性虽然对其道德面貌也会产生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能直接决定人的善良与否。只有通过教育,个人才会形成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因此,在个人的发展中,教育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
    在对教育作用的阐述中,《雄辩术原理》深刻揭示了教育与天赋的相互关系。认为教育对发展个人天赋才能所起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绝对的。教育的这种作用,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应当遵循教育对象的天性。首先,教育工作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天赋、才能和志趣而进行。儿童的禀赋、爱好、智力各有不同,教育工作应当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选择适合个人志向的学习内容,使每一个人的独特才能和倾向,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教育工作才会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发挥其作用。其次,教育者应当深入研究儿童的年龄差异,研究不同年龄儿童的接受能力,以避免教育工作的主观任意性和盲目性。总之,教育应当与人的天性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这一点上,昆体良不仅继承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思想,而且根据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进一步充实、发展了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思想。
    论教育过程:
    为了实现培养完美的雄辩家的教育目的, 昆体良提出了一个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和雄辩术学校。
    1、家庭教育。昆体良高度重视早期教育,极力主张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并认为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教育者是父母、家庭教师和保姆。由于儿童年幼无知,容易接受周围各种人的影响,因此,不仅儿童的父母和教师应当博学多识、品行端庄,而且保姆也必须是品质好,言谈合礼、受过教育、谈吐清楚的人。为此,应当谨慎地选择教师和保姆。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对婴幼儿的道德教育,主要不是依靠道德规范的讲授,而是通过父母、教师和保姆的积极影响来进行的。昆体良反对当时流行的认为7岁以前儿童不宜学习知识的观点,认为儿童学习讲话的时间,就是知识教育开始的时间。围绕着雄辩家培养这一中心目的,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希腊文、拉丁文、书写、阅读等。昆体良尤为强调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
    昆体良虽然高度重视早期教育,但他同样强调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反对揠苗助长。主张早期教育应当使儿童感到快乐,养成对知识的热爱和兴趣,从而使早期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良好基础。
    2、初级学校。在昆体良所处的时代,罗马贵族阶层流行的习惯是聘请家庭教师教育自己的子弟,而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昆体良坚决主张儿童成长到一定的年龄,必须进入公立学校。他详尽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认为学校不会出现对学生的溺爱、娇惯,受过学校教育的学生能够避免孤傲、离群索居的习性,学校教育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儿童之间的友谊,有助于养成儿童参加社会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初级学校的教育属于启蒙性教育,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阅读、书写,同时进行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无私、自治等品德。
    3、文法学校。学生在初级学校学习一定的时间、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就进入到文法学校。文法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雄辩术教育作直接的准备。因此,文法学校开设的课程大多与雄辩术直接相关,如文法、音乐、几何、天文、哲学以及希腊语、拉丁语等等。其中文法是最主要的课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正确说话的艺术和正确书写的艺术,这二者又以广泛的阅读为基础。阅读的内容包括古希腊、罗马的文学、道德和哲学著作。昆体良尤其强调让学生阅读英雄史诗,以便用英雄的崇高精神激励学生。他同样重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认为音乐既可以陶冶情操、养成高尚的品质,又可以使雄辩家更好、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影响听众。
    4:雄辩术学校。雄辩术学校是直接培养雄辩家的机构。因此,雄辩术理所当然地成为雄辩术学校的核心课程。但是,为着更好地掌握雄辩术,学生还应当学习与雄辩术相关的广泛知识,其中主要包括:辩证法(逻辑)、伦理学、物理学(自然哲学)。学习辩证法,是为了掌握词语的确切含义,懂得如何下定义、如何进行推理,这些对于雄辩家都是不可缺少的。学习伦理学,有助于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从而使雄辩家真正能够主持公道、匡扶正义。学习物理学,是为了了解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以洞察万事万物的本性和必然性。与雄辩家的教育目的相联系,雄辩术学校应把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美德。
    教学理论:
    《雄辩术原理》一书中最有价值、影响最大的是关于教学理论的主张,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1、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古代教育史上,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与此不同,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他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在同一时间,由教师对全班组、而不是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认为实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但教师一次可以教许多学生、节省时间与精力,而且学生也可以在与其他同学的共同学习和交往中,接受良好榜样的影响,从教师对别人的批评和表扬中,受到警惕和鼓励。这些优越性是个别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认为教师在面向班级进行教学的时候,同样要了解学生的能力、个性特点和倾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补短,长善救失。
    2、教学原则与方法。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上,昆体良的一个重要见解是反对体罚。在古代国家的教育中,体罚是非常普遍的方法。而昆体良则主张废除体罚,认为体罚是对儿童的凌辱,会使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后果。与此相联系,他强调运用奖励的方法,认为对儿童(尤其是那些脆弱或缺乏自信心的儿童)加以赞扬、给予荣誉,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促进儿童的发展。
    昆体良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在深入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及能力的基础上,节制自己的力量,俯就学生的能力。既要避免要求学生做力不能及的事,又不可让学生放弃力所能及的课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的份量应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以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这个原则可视为近代教学量力性原则的萌芽。
    为防止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的疲劳,昆体良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使学生的精力得以恢复,更愉快地进行学习。为此,在学习间隙,可让学生进行有节制的游戏活动。防止学生疲劳的另一个方法是更换课业,使不同课程的学习交替进行。
昆体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故弄玄虚,绝不能装腔作势以抬高自己,而应当简洁、明了地讲授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并牢记不忘。
    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他主张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防止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思想的创造性。因此,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各种知识,而且还在于养成独立的判断力、创造性以及其他各种能力。
    论教师: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培养完美的雄辩家,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昆体良认为,教师的道德面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自身所具有的高尚品德能防止学生的行为流于放荡;相反,教师的行为失检,就会对学生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
    其次,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应当是公认有学识的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履行教师的职责,培养出完美的雄辩家。
    第三,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当是和蔼的,又是严峻的。但和蔼不等于放纵,严峻并不意味着冷酷。教师应耐心工作,既不对学生发脾气,也不纵容学生。
    第四,教师既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又能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只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才可能有效地教学。也只有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
    第五,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为此,教师应当经常、深入地观察学生的言语、行为和活动。
    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以后,《雄辩术原理》全本一直被认为失传了,后人只能从该书的片断和其他文献中,窥知昆体良的教育理论。直到1418年,才被意大利学者波齐奥·布拉秋利尼(Poggio Bracciolini)重新发现。经过人文主义学者的注释、宣传,《雄辩术原理》在意大利、德国、荷兰、法国等国,立即引起极大的反响,得到了普遍的高度评价。昆体良的教育学说因而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对当时几乎每一位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丁·路德、夸美纽斯等人的教育理论,同样受到来自昆体良的有益启示。直到19世纪,《雄辩术原理》仍受到广泛的赞誉,英国著名思想家穆勒(J·S·Mill)称之为“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昆体良被公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伟大教育家,是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法专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教学理论的著作。
    它的主要优点可概括为三点:
    首先,系统地总结了古希腊、罗马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为整理、继承、发展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根据自己一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教育、特别是教学的原则、方法,从而丰富了人类对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认识。第三,所提出的关于重视早期教育、关于班级教学、关于教学量力性的原则、关于重视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以及关于教师素质的要求等主张,深刻揭示了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对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有些见解,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